男女主角分别是周佳黎涛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奇门遁甲周佳黎涛后续+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孤惑星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我叫萧黎涛,是一名普通人。我出生于甲寅年十二月廿四日,也就是1975年2月4日。老一辈的辽宁人应该有印象,那一天,发生了海城大地震。我一直认为这两件事的相遇,是个偶然。直到我十岁那年,奶奶给了我另外一种解释。奶奶在弥留之际,将家里人都赶了出去,唯独留下了十岁的我。我的母亲临走时在我耳边叮嘱着,声音虽轻但语气很重,“要是给你什么,不许收。”我年纪小,却也领悟了母亲话中的含义,母亲担忧奶奶给我留下遗产,从而引起二叔和二婶的不满。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多虑,父亲和母亲,生下了七个子女,我排行第五,兄弟姐妹多的人,应该能体会到,占在中间并不吃香儿,所以平时我和奶奶也不算亲近。“黎涛。”奶奶有气无力地呼唤着我的名字。“嗯。”我坐在奶奶的身边,轻声回...
《奇门遁甲周佳黎涛后续+全文》精彩片段
我叫萧黎涛,是一名普通人。
我出生于甲寅年十二月廿四日,也就是1975年2月4日。
老一辈的辽宁人应该有印象,那一天,发生了海城大地震。
我一直认为这两件事的相遇,是个偶然。直到我十岁那年,奶奶给了我另外一种解释。
奶奶在弥留之际,将家里人都赶了出去,唯独留下了十岁的我。
我的母亲临走时在我耳边叮嘱着,声音虽轻但语气很重,“要是给你什么,不许收。”
我年纪小,却也领悟了母亲话中的含义,母亲担忧奶奶给我留下遗产,从而引起二叔和二婶的不满。
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多虑,父亲和母亲,生下了七个子女,我排行第五,兄弟姐妹多的人,应该能体会到,占在中间并不吃香儿,所以平时我和奶奶也不算亲近。
“黎涛。”奶奶有气无力地呼唤着我的名字。
“嗯。”我坐在奶奶的身边,轻声回应。
“家里人啊,都觉得你以后有出息,当来能当王侯将相,你知道不?”
这种说法我倒是听邻居们议论过,所以我点了点头。
“这是因为啊,你出生的时候,家里的炕下,一直传出嗡嗡声,墙壁像电灯泡一样,闪闪呼呼地冒出白光。有个老先生就说,朱元璋出生的时候,家里冒红光,可能你家这孩子,以后要当大官。”
我羞涩地笑了。
但奶奶接下来的话,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
“我听了人家老先生讲得挺有板有眼,连忙去找了住在村子里的道士,道士算得准,我心里踏实。道士看了你的生辰八字,又相当相当你,他偷偷告诉我,你命里注定,活不过十岁。这事儿,奶奶一直压在心里,你爸呀,是个死脑瓜骨,不信这个。”
奶奶的声音极度平静,她大概怕我接受不了,所以讲得很淡然,但年纪轻轻的我,却非常慌乱。
“道士说,那个叫声,是恶鬼哀嚎;那个白光,是群鬼索命。你的降生,是一种天灾来临前的征兆。果然,你早上八点出生,晚上七点,就发生了海城大地震。”奶奶咳嗽了两声,她冰凉的手拉着我,“黎涛,听奶奶讲这些,千万别害怕,奶奶给你求来了避灾解祸的方法。”
奶奶颤颤巍巍地从身上取下了一个很小的红色布袋子,看样子红色布袋子应该有些年头,因为它的边角已经变成了暗黑色。
“道士当年就说,奶奶只剩下十年的阳寿,等奶奶听到了勾魂的鬼差叫奶奶的名字,就把这红色布袋子给你,这布袋子里的符汇聚着奶奶身上的死气,恶鬼会认为你是尸体,不会害你,你熬过了奶奶的头七,也就没事了。”
“奶奶······。”
奶奶押了一口口水,“黎涛啊,切记切记,这道符绝对不能让别人碰,否则,就失效了。”
我点了点头。
奶奶讲完这些,她的呼吸生越来越微弱,眼神也越来越涣散,我开始在她的耳边大喊着,奶奶没有任何反应。
我连忙奔到外面,找到父亲母亲。
父亲母亲进屋的时候,奶奶的身体已经凉了。
奶奶就这样走了。
八十年代,在我们那里,还没实行火葬,基本上每个老人去世,无论穷富,都是装进棺材中,然后根据老人去世的具体时间,推算下葬的日子。这下葬的日子少则两天,多则五天。因为所谓的禁忌项目太多,像初一、十五、各路神仙的诞辰、升天、太岁,对下葬都是不吉利的。
下葬前,要设置灵堂,和殡仪馆内不同,农村里的灵堂看起来非常恐怖,在棺材四周,搭起棚子,周围则挂着各种各样的壁画,壁画上几乎都是受刑的鬼。
说谎要拔掉舌头、杀生要下油锅······。
似乎这些壁画对死者没什么意义,反而是警示生者,要行善积德。
奶奶去世后的几天里,我始终是噩梦连连,每次梦中的景象都大同小异,一些恶鬼用锁链拉着我上刀山,下火海。
现在想想,可能是那些该死的壁画,对我产生了不良的心里影响。
奶奶是在四天后入土为安的,那个小红色的布袋子,也安全地在我的身上待了四天。
丧礼结束,二婶和我母亲开始计算着各项花销,除去收到的礼金,剩下的两家各拿一半。
但是二婶的心思似乎并不在账目的身上,她总是偶尔地看着我几眼。
“嫂子。”二婶对母亲说得很不经意,“咱家老太太活着的时候,是不是有一对祖传的耳环。”
母亲反应的很快,“那东西可没在我手上。”
二婶忙笑了,“嫂子,你别见怪,我没啥别的意思。”
“黎涛,那天你奶奶给你啥没?”母亲的音量很高。
我连忙摇着头,“没有。”
“这几天忙,我也没问你,你奶奶走之前,和你说什么了?”
母亲是想让二婶安心,但她的问题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实话实说吧,母亲告诉给父亲,父亲的性格,一定会让我把符扔掉吧。
假话呢,我一时半会又编不出来。
我只能发出单音节“额”的声音,然后四处张望。
“说话呀。”母亲开始呵斥我。
我身体一颤,条件反射地回答,“啥也没说。”
“那你奶奶咋会把所有人都叫出去?”二婶笑着,她的话语很温柔,但却充满着怀疑。
母亲从炕上走下来,推了我两下,“实话实说。”
我退后了两步,不情愿地拿出来红色布袋子,二婶忙问,“里面装点啥呀。”
“符。”
母亲直接将红色布袋子夺到了手中,然后将里面的符倒了出来。
二婶还是不相信,“老太太临走的时候给这是啥意思?”
而我,则开始嚎啕大哭起来。
母亲诧异看着我,“也没打你,你哭啥。”
我啜泣地将事情的原委讲了一遍,母亲和二婶对视着,她们知道,我并没有撒谎,因为出生时候的种种现象,根本没任何人和我描述过。
二婶有些难堪,“哎呀,黎涛,你当时不把符拿出来,二婶能不信你呀。这下子,咋办好?”
母亲不像父亲,父亲完全是个无神论者,但母亲多多少少有些顾虑。所以她眼睛红红地看着我,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。
“嫂子,别愣着,快把符还给黎涛啊。”
“哦。”母亲迟疑着,听到了二婶的话,才反应过来。
母亲藏不住事儿,只要是她知道了,终究父亲也会知道。
父亲和我想得一样,他让我将符交出来,我迫于他的威严,只好从命,父亲随手将红色布袋子扔进了灶坑中。
“江湖上的神棍,说话也能信?”父亲不屑地说。
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,当晚,我发起了高烧,高烧很严重,多数的时间里,我都处在昏迷的状态。
那晚的事,我记得不多,似乎父亲和母亲吵了起来,之后,父亲连夜抱着我,去了镇子上的卫生所,给我打针输液。
他们在我的耳边呼喊着我的名字,我很想回答,却感觉自己的喉咙传不出声音。
最后,我彻底睡去了。
“萧黎涛。”
我听到有人在呼唤我,于是我睁开迷迷糊糊的双眼,只见一个个子很高的男人,正站在窗户边,他背对着我,身上穿着一套白色衣服。
“你是谁呀?”我好奇地问。
高个子男人转过身来,“我叫周佳。”
周佳带着眼镜,脸上有两个很大的酒窝,看样子像是个亲切的医生。
“我父母呢?”
“他们就在你的身边。”
“你骗人。”我左顾右盼,并没发现父亲母亲的身影。
“萧黎涛,你现在在梦中,所以找不到他们。”
我从床上走下来,观察着身边的一切,桌子、椅子,床,一切都显得无比的真实。
“不相信?”周佳笑着问。
我点了点头,“嗯。”
周佳将我领到门边,他推开门,我顿时惊愕不已。
这间屋子像悬在空中一样,门外就是万丈深渊,而且,风很大,我连忙恐惧地后退了两步。
周佳蹲下身子,双手扶着我的肩膀,“萧黎涛,本来,你应该已经死了,不过,我又为你增加了十五年的寿命,希望你能在注定的宿命中,解决未来的那场灾难。”
“什么灾难?”
“天地相争,独创地狱;封我之眼,赦我之门。”
周佳的话有些深奥,我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,我刚准备问,周佳忽然拽住我的衣领,然后将我向前一抛,我便跌下了万丈深渊。
我猛地从床上做了起来,母亲看我醒了过来,泪流满面。
“黎涛,你吓死妈了,刚刚你的呼吸都没了。”
我的身体已经完全地恢复到正常,只是头脑中还在不受控制地回忆着梦境,而就在这时,耳边又想起了周佳的声音。
“找到四方,他将助你。”
“妈,四方是谁?”我扭过头问着母亲,母亲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。
利小顺擦拭着额角上的汗珠,他应该想不清楚为什么二愣子会出现在这。
二愣子的死相很恐怖,两眼圆整,口吐白沫。
利小顺转过身,准备从墓地中爬出来,我赶紧在躲了起来。
利小顺刚在坟墓上站稳脚,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。
“啊······。”
是唐山人,他手里拿着菜刀从远处跑来,利小顺扭过头,“你他妈是人是鬼?”
唐山人不说话,利小顺一脚踹在了唐山人的肚子上,这脚的份量很大,唐山人趴在了地上,无法动弹。
利小顺现在可以确信,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是肉体凡胎。
“他妈的。”利小顺露出了笑容。他伸出舌头舔了舔自己黝黑的脸,然后开始快步朝着唐山人走去。
唐山人勉强地从地面上爬起来,他挥刀砍着利小顺,但是利小顺扼住了他的手腕,之后,利小顺将唐山人绊倒,整个身体都坐在了唐山人的肚子上。
利小顺将刀刃压在了唐山人的脸上,唐山人虽然用力挣脱,但是他的力气毕竟没有利小顺大,鲜红的血液顺着唐山人的脸,流了下来。
利小顺嘿嘿地笑着,“真有意思。”
我从大树后面走出来,捡起了一块不远处的小石头,然后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扔在了利小顺的头上。
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,大概潜意识的善恶之分,不希望邪将压正的结局。
利小顺扭过了头,他眼睛直直地盯着我,“小子,你真他妈是找死。”
我吓得一动不动,利小顺从唐山人的手中将菜刀夺下,举在空中,朝我的脸上甩来。
我条件反射,迅速地用胳膊挡在自己的面前,而那把刀并没有割到我,我将手臂放下,一只苍老的手拽住了刀柄。
“嘿嘿,来的早不如来得巧啊。”
是四方道长。
“你怎么在这?”我意外地问。
“当然是为了救你。”四方道长回答。
就在这时,唐山人忽然用拳头猛地攻击利小顺的下体,利小顺疼痛难忍,身下的唐山人抓住机会,和利小顺滚在了墓地中。
我忙跑到墓穴边,向里望去。
利小顺的后脑,恰恰摔在了撬棍的尖端,地面上一大摊血,恐怕他是活不下去了。
唐山人躺在了棺材上,他咧开了嘴,冲我露出了一个惨白的微笑,“小哥,真谢谢你。如果不是你的那瓢水,我可能早就的变成了鬼。”
我刚想回话,四方道长拍拍我的肩膀,“赶紧去找村长啊。”
我哦了一声,就往回跑去。
村长跑来之后,先和四方道长打了招呼,“您回来了?”
四方道长笑而不语。
之后,村长急匆匆地走到了墓穴旁,看到了利小顺的尸体,他怔了一下,随即喷出了一口吐沫,射在了利小顺的脸上,“你,就他妈是该死的命。”
继而,村长跪在地上,老泪纵横。
四方道长让我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诉一遍,我望了父亲一眼,就支支吾吾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四方道长感叹道: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,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”
唐山人的事情彻底平静了,他,利小顺和二愣子都埋在原来选定的墓地。利小顺生前耀武扬威,但死后,只是草席裹身,命运和《红楼梦》中的王熙凤无二。
四方道长说唐山人是因为在掉落的过程中,扭断了脖子,所以才会死的。
不过,我明明看到唐山人躺在棺材上和我说话,莫非扭断了脖子,还能发声?这是我想不通的事。
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个孩子,即使有疑惑,过了几天之后,也便完全地抛之脑后。直到多年后,我才知道四方道长的良苦用心。
母亲见到四方道长,立即将他请到了我的家中,给妹妹萧黎汐看病。
“是被吓到了吧?”四方道长问。
母亲急忙点头,“对、对。”
四方道长从身上取出了两个药丸,塞进了妹妹的嘴中,而后,又拿出一沓类似符咒的东西,交到了母亲的手中。
“这是收魂码,午夜十二点的时候,你到十字路口,左转七圈,右转七圈,然后将收魂码在圈的中心烧掉,同时念叨你女儿的名字七声,明天一早,她就能好了。”
四方道长说得很神,当时我并不相信,但到了第二天,妹妹果然恢复了正常。
因为四方道长对妹妹的救治,父亲对于他的态度也略有改观。即使四方道长登门,父亲也不会露出难看的脸色。
而且,他们偶尔也会有言语上的交流。有一次,我不经意地听到四方道长对父亲忧虑地说:“启明,关于诅咒的事情,我爱莫能助。”
父亲沉默以对。
“不过,十年前,我认识一位高人,他叫周佳,或许他有改变你命运的办法。”
本来我以为会对命运这个词呲之以鼻,但父亲的反应却是冷静中夹杂着一丝丝喜悦。
“真的?”
四方道长点了点头,“哎,找到周佳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恐怕要等缘分。”
父亲又失落地叹了口气,不再说话。
我总感觉周佳这个名字很耳熟,似乎在哪里听过。仔细地回想了一下,我猛然记起,周佳就是我梦境中出现那个人。
四方道长离开了,我连忙追着他的身后。
“光头道士,等等。”
四方道长转脸露出了笑容,“怎么了,栩栩。”
他也和姑太姥爷一样,叫着我的小名。
“你刚刚提到的人,是叫周佳吗?”我问。
“对。”
“我曾经在梦中见过他。”
四方道长脸上的笑有些僵滞,“真,真的?”
我忙点了点头。
“他和你说了什么?”
我将整个事情的发展重复给他听,四方道长记下了我的最后一句话。
“天地相争,独创地狱;封我之眼,赦我之门。”
不过,四方道长似乎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,他深思一会儿,“周佳是高人,他的话一定存在着道理。”
我茫然地看着四方道长,他的脸上又浮出了微笑。
“我现在已经八十岁了,还没有徒弟,你愿意做我徒弟吗?”
“做你徒弟,有什么好处?”我问。
“我可以教给你奇门遁甲,也就是所谓的法术。”四方道长笑盈盈地说。
我很高兴,连忙叫嚷着,“好啊,好啊。”但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,我又摇了摇头,因为我头脑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余婆婆,她说自己会法术,其实只是个骗子。
“怎么了?不信。”
四方道长说完,俯下身子,在地面上画着一个圆圈,然后,他将手臂插入了圆圈之中,那情形就像是普通人手臂插入水中一样。
我看得惊奇,连忙答应,“好啊,我认你做师父。”
自此,我和师父结下了十年的缘分,而这十年中,我懂得了太多的道理,也为以后的重要抉择做下了铺垫。
师父住在了唐山人以前居住的那间破草屋,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,在村长的号召下,帮着师父完成了草屋的修缮。那面原本已经倒塌的墙壁被重新砌好,屋顶也换上了新鲜的稻草,还有人自愿地将破旧的玻璃卸下,从自己家拿来好玻璃,再安装上。
原本漆黑的小破房,因师父的居住,竟焕然一新。
师父在炕上摆上一副小木桌,桌子上放一瓶酒,一盘花生米,两只酒杯。
姑太姥爷几乎是每天都会到师父这里来,和师父对饮畅谈。
我没想到师父和姑太姥爷已经熟悉到这种程度。
从理论上讲,姑太姥爷是知识分子,师父是封建迷信,他们水火不容。但事实上,两人的亲近感觉就如同兄弟一般。
有时候,姑太姥爷喝高了,会红着眼睛和师父聊一些古怪的话题。
“那混斗天术墓就那样毁了,真是天灾啊!”
师父叹了口气,“哎,是啊。”
“你哥怎么样?还躺在那?”
“嗯。”
“转眼五十年了。”姑太姥爷感慨着。
师父则满脸笑容,“我们都老了,只有等死了。”
姑太姥爷拍着师父的肩膀,“说到死,多年前,你离开的时候,像荆轲刺秦一样,扬言一去不复返,怎么如今安然无恙地回来了。”
“我本有心与那条蟒蛇同归于尽,但是在激战的时候,遇到了一位叫周佳的高人,他打伤了蟒蛇,同时劝我放弃同归于尽的想法。”
“哦。”
“高人还说,我有二十年的寿命,这二十年内,我将完成自己的使命。”
“什么使命。”
“高人没有提及,他只是劝我先找到九种稀奇罕见的花,这九种花能让我哥苏醒过来。”
“那现在找到几种?”姑太姥爷忙问。
“十年来,我走遍大江南北,可惜,连一种都没找到。”师父略有哀伤,“我老了,已经无心再漂泊江湖,只想在这里安度晚年。至于那九种花,就只能指望这个孩子帮我完成。”
我猛地抬起头,看着师父,师父冲我咧嘴一笑。
“你如何想到找栩栩做徒弟?”
“这孩子有慧根,假以时日,定然能学会我擅长的所有奇门遁甲,或许,还能比我强得多,成为一代宗师。”
“或许吧。”姑太姥爷对师父的说法也表示同意。之后,他又问。“你既然已经回到了村子里,为什么又要急忙离开。”
师父的脸色发生了些许变化,他沉默了很久,才皱着眉毛说,“老哥啊,有件古怪的事,我一直想不通。”
我向远处望去,果然看不见了光头道士,光头道士神出鬼没,恍如神仙一样。
我叮嘱弟弟萧黎泊和妹妹萧黎汐,不要将这件事告诉给父亲,否则父亲可能会不高兴。
弟弟和妹妹很听我的话,父母中午回来的时候,他们只字未提。
后来,我把光头道士也就是四方道长还活着的消息转告给姑太姥爷,姑太姥爷很高兴,但他和我一样迷惑,不明白四方道长既然回到了村子,为什么又要离开。
等我再次见到四方道士,已经是将近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。
在这期间,村子里面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之所以想提及这件事,并不是因为它的离奇,而是它对我的童年产生了巨大影响。时至今日,我也无法忘怀那场惨烈的悲剧。
八四年七月下旬的一天,我的姥姥生了重病。
母亲是遗腹子,姥姥也只有母亲这一个女儿,所以照顾姥姥的事情,都扛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。
母亲昼夜陪在姥姥身边,而父亲则忙着在地里上水放水。
家里面,只剩下我和弟弟妹妹三个孩子。
那个年代,村子里没有几户人家买得起电视机,所以不像现代的年轻人,休息的时间晚,大概七点钟左右,我和弟弟妹妹就准备睡了。
弟弟很老实,在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中,他和大哥萧黎瀚很像,性格沉闷,而妹妹还小,胆子不大,所以一旦我发号施令,他们总能听从。
妹妹睡在我和弟弟中间,两只手还要紧紧地拽住我的胳膊,我虽然感觉不自在,但因为年长,也便任由她的“放肆”。
夜,降临人间,我却无法入睡,因为我总感觉有经文一样的东西在我的眼前飘来飘去。
而当我睁开眼睛之后,所能窥见的一切又都十分正常。
我烦闷地坐起来,望着窗外。天空中,挂着一轮圆月,犹如一只眼睛一样盯着我。
四周并不安静,此起彼伏的青蛙叫声让人略感聒噪。
我重重地躺了下去,闭上眼睛,提醒自己什么都不要想。
但就在这时,外面忽然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响动。
声音的连续性很强,我觉得,可能是有几个人翻过了土墙,正在接近我家的屋子。我又坐了起来,爬到窗户边,向外望去。
让我感到恐惧的是,是利小顺。
利小顺身高近一米九,面如恶神,剑眉下突出的眼睛,似乎能放出鬼怪,让人不禁寒意连连。
哪里有小孩子胡闹,只有身边有人喊,利小顺来了,那孩子必然恢复安静,紧张地四处张望。
说起来,利小顺的形象,和他文雅简约的名字一点不配。
村里的人之所以能忍受利小顺的霸道,是因为他是村长的儿子。村长心善,很多人顾及村长的面子,再三忍让利小顺。
利小顺表面上飞扬跋扈也就算了,暗地里,他还经常做一些缺德的事情。他和邻村一个叫二愣子的人经常挖人家祖坟,盗取死人身上一些不值钱的首饰,口齿恶毒的妇人,诅咒这是生孩子不长屁眼的恶行,利小顺却肆无忌惮,毫无顾虑。
利小顺形成这样的性格,和村长也多少有些关系。村长老婆生的前七个孩子都是女儿,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,当第八个孩子是儿子时,村长就把他当成宝贝一样,捧在手里怕掉了,含在口中怕化了。
我不知道利小顺出现在我家有什么目的,但出去警告他,我也没那个胆量。
在利小顺身后,还有两个人。
他们也是村子里的地痞流氓,一个叫利开,和利小顺是堂兄弟关系,利开很瘦弱,长相猥琐,敢作恶事完全是靠着堂兄撑腰,另一个叫袁德季,中等身材,孔武有力,他是个独眼龙,据说是以前和人打架,被人打瞎了一只眼,为此还在监狱里呆过几年,可惜出狱后没洗心革面,反而助纣为虐。
利小顺带着两个人,走进了我家的鸡窝,他手里拿着网套子,依次地将我家的三只鸡套走了,我急了,但是无可奈何。
八四年的三只鸡,至少对我家来讲,是全部的经济支柱。
这样的话可能在现代看来,很夸张,但确实是那个年代的真实状况。
我记得,当时的学费是两块五角钱,每次到了交学费的时候,母亲就要到集市上卖二十五个鸡蛋,每个鸡蛋一角钱,供我上学。
看着利小顺即将得手,我又急又恼,头脑中空白一片,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。
利小顺和两个“随从”大摇大摆地离开了,我开始难过起来,一方面,我担忧父亲的责备,另一方面,我感觉母亲会很伤心,毕竟我奶奶去世不久,母亲手中,已经没有任何积蓄了。
一夜未眠。
第二天天明的时候,父亲和母亲一起回来了。父亲眼尖,刚到家就发现了鸡架门开着,三只母鸡已经失踪。
他一声怒吼,“五兔崽子,咱家鸡呢?”
我慌慌张张地回答,“被利小顺偷走了。”
父亲犹豫了一下,继而声音严厉,“是不是被黄鼠狼叼走了,你故意骗我?”
“没。”
父亲卷上旱烟,狠狠地抽着,母亲站在父亲的身旁,“当家的,找村长去呀?”
“村长叔叔死了,村长进城戴孝,不在村里,可能过几天之后才能回来。”父亲没好气地回答。
而事后,村子里的大多数家中都发生了盗窃,没人像我一样,看见了肇事者的模样。这大概是因为劳累过度,午夜的轻微声音,很少有人关注的原因。
至于肇事者的身份,也有了很多猜测,当然,最主要的猜测并没有离开利小顺的身上,我父亲母亲并不是多嘴多舌,惹是生非的人,关于知道真相的事,他们只字未提。
然而,正是他们的口风严实,促就了一场悲剧的发生。
丢鸡在村子已经算是大事了,村里的人对利小顺的猜疑越来越重,而且有些年轻人扬言要报警,利小顺坐不住了。
利小顺的口头禅是“老子是怕事的人?”可在偷鸡后的几天,他没有再提及这句话,应该是怕暴露自己,引起众怒。
利小顺的两个同伙,利开、袁德季也不露面,不知道是在销赃,还是没有胆量。
父亲一直等待着村长回来,村长知道了真相,会给每家每户补偿,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但还未等到村长回来,利小顺做了另外一件不道德的事情。
“大家出来看啊!”利小顺在我家门前的十字路口处高喊着。
附近稻田里的村民们停下了手中的活,孩子们也纷纷从院子里走出来,瞧一瞧发生了什么事。
在利小顺的身后,利开和袁德季驾着一个体型瘦弱的中年男人,中年男人垂头丧气,就像案牍上的公鸡,任人宰割。
中年男人我认识,但并不熟悉。他不是本地人,据我母亲说,八年前唐山大地震时,他背着自己的老娘逃难到这,住在了村南头废弃的破草屋中。
平时唐山人很少出门,他没有地,只能在自己院子和拦河大坝外种一些高粱玉米,可惜,往年拦河大坝外的水势都很高,唐山人每次都是颗粒无收。
说起来,唐山人也很苦命,他唯一的亲人就是老母亲,奈何他老母亲身体瘫痪,卧床不起。
贫困的人,都能理解苦日子给人造成的伤害,所以,村民们偶尔给唐山人的家中送些鸡蛋,送些粮食。
我母亲甚至让我将自己家李树上结下的李子送给唐山人吃。
唐山人平时不好说话,只是遇到了孩子,他就会表现出热情,“小哥。”是他对孩子们的称呼,之后,他会接连问几个看似无聊的问题。
从现在回忆的角度讲,唐山人的行为有些像孔乙己,不过,与孔乙己不同的是,他没有不切实际梦想,他只是想安分地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看现在的架势,利小顺是想将偷鸡的罪责推卸到可怜的唐山人身上,这个外形看起来愚蠢的家伙实际上十分狡猾。
唐山人垂头丧气,他的眼角有淤青,嘴角流出了鲜血,应该是被利小顺揍了。
我打开门,走了出去。我并不敢到大杨树附近,因为被父亲看到会受到责骂,所以我只能倚靠自己较高的地势,观察事态的发展。
利小顺果然高声喊着,“偷鸡贼抓到了,他今天偷我家鸡被我逮个正着。大家有怨抱怨,有仇报仇啊!”
村民聚了上来,将利小顺和他的几个手下围成了圈,人群中传来了一个声音,“原来是他啊!”
村民没有附和着,而是纷纷向身后望了望,是邻村的二愣子,二愣子有些尴尬,“嘿嘿”地笑着。
唐山人开口了,声音很低,“我不是偷鸡贼,他们才是,我明明看见了······。”
“你他妈明明看见了,你现在才说。”利小顺一声怒喝打断了唐山人的话,“分明是我们抓了你,你怕了,再栽赃在我们身上。”
围拢的村民倒是没发表任何意见,毕竟唐山人已经在村子里生活了八年。相安无事,突然间盗窃,理论上说不通。
人群中,我还看到了父亲的身影,我以为父亲会说出真话,那样一来,利小顺等人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他们的窘态一定会被众人耻笑。
可父亲却做了另外一件让我颇感意外的事情。
是姑太姥爷。
“栩栩,回来啦?”姑太姥爷捧着一手的大枣,递到了我的面前,“来,吃枣。”
我看着和往常一样的屋子,顿时心安了。
姑太姥爷拍着我的头,“孩子,给那个陌生人送水,做得对啊!”
我听到了姑太姥爷的肯定,顿时很开心。
“他偷东西,固然不应该,但是他也是人,已经受到了惩罚,咱吃完枣,就一起把他放了,好吗?”
我扭头看着姑太姥爷,高兴地点点头。
但事态的发展不尽人意,当我和姑太姥爷,刚准备出门的时候,父亲和母亲迎面而来,父亲怒气冲冲,一个耳光猛地扇在我的脸上,我没防备,直接摔倒在了地上。
姑太姥爷急了,“这是干嘛啊?”
“这个小畜生,多事。”父亲说道。
“我看你四十多岁算是白活了,你连你儿子都不如。孩子做善事有什么错?”姑太姥爷恼怒地质问道,“年轻的时候你没有头脑,不惑之年了,也不改本性。”
父亲不说话,倒是母亲在一旁劝道:“姑姥爷,不是那么回事。这孩子不该告诉唐山人,他娘去世的消息。唐山人急火攻心,恐怕活不长了。”
我听到了母亲的话,立即反驳道:“我没说,我不知道他娘,已经死了。我去他家的时候,他娘还好好的。”
我从地上站起来,冲着唐山人的方向望去,那里聚集了几个人,透过人和人之间的缝隙,我清晰地看到,唐山人正躺在地面上,嘴角下是大片鲜红的血液。
他眼神漠然,感觉就像是一个即将受刑的罪犯,对生,已经充满了绝望。
我哭了,不是因为父亲冤枉我,而是我感觉唐山人太可怜了。
唐山人朝着我这个方向上看了一眼,他像是回光返照一样,忽然间精神奕奕,他抬起一只手,指着我,脸上似乎是微笑的表情。而接下来的瞬间,他的手缓缓地放了下去,眼睛也无力地闭上。
唐山人死了,人群中一阵躁动。
一个孝子就是因为人世间的冷漠和邪恶而被抹杀,这诚然是无比悲哀的事,随着孝子的惨死,一波可怕的复仇拉开了帷幕。
唐山人的尸体上被盖上了一张破旧的白布,原本耀武扬威的利小顺和他的同伙也闷火了。
死了人毕竟是大事,如果有人报案,抓起来,难逃法律的严惩。
利小顺没了主意,他等待着村长父亲的归来。
我很伤心,虽然唐山人和他娘的死与我无关,但是,一个之前还活生生的人转瞬之间离开了这个世界,着实让人感觉悲凉和震撼。
李婶之后到了我家,和我母亲拉话长,李婶说:“都怪我多嘴,不该告诉那唐山男人他娘死了的消息。”
母亲瞪大了眼睛,“你不是告诉我们是小五子说的吗?”
李婶摆摆手,表情有些夸张,“哪有,你听错了。我说的是小五子告诉我,唐山人他娘摔在了地上,让我帮忙进屋扶一下,不是告诉唐山人,他娘死了。”接着李婶感叹道,“我到屋子里的时候,他娘已经没了呼吸,我照土方法弄了一会儿,没什么作用。他娘身体越来越硬,我急匆匆地跑到唐山人身边,告诉他这个噩耗,没想到,他听到这个消息后,竟然吐血了。”
我听完李婶的话,扭头看着抽旱烟的父亲,父亲这个时候也正在看着我,但当我平静的目光和他的目光对上的时候,父亲立即将头转了过去。
村长当天中午就回来了,他应该从自己儿子的口中了解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,所以他召集了村民,围在了唐山人尸体的附近。
村长瘦小的身材虽然在人群中不显眼,但是穿透力极强的话语,则能让众人言听计从。
“这外地人偷了大家的鸡,所以才被小顺绑在树上,小顺虽然执法不当,可是也是对他应有的惩罚。如今他死了,小顺有错,但不至于偿命,大家就把这事翻过去吧。”
村长笑呵呵的,他温文尔雅的性格和他儿子大相径庭,故而有一些妇女曾经传过利小顺是他娘和别的汉子野来的。
村民没什么反应,就像当初利小顺将唐山人绑在树上没什么反应一样。
村长继续说道:“凡是丢了东西的,我给大家补偿钱,补偿猪肉。”
父亲曾说过,村长家的猪重达三百斤,是留着配种下猪崽的,做这样的舍弃,也是无可奈何。
村民终于有了反应,有人说:“算了吧。”但是音量很低,默默无言就是对村长的话表示赞同。
余婆婆的长相十分恐怖,即使过了这么多年,我也记忆犹新。她尖长的鼻子似乎能盖住玻璃球大小的嘴,眼角密集的皱纹就像蜥蜴的脸一样。
余婆婆一直没有结婚,她对外讲,是因为自己有神谕,不可婚嫁,但是大家心知肚明,是因为她的丑陋,造成没有男人愿意接近她的现实。
余婆婆忽然转过身,两只手狠狠地掐住了利开和袁德季的脖子。
余婆婆殷红的眼睛透出强烈的杀意,“你们去死吧。”
村民们赶紧在余婆婆的身后拉着她,利开早已经吓得双腿打颤,不敢反抗。倒是袁德季,轻松地推开了余婆婆。
“那咋办?”村长的语气变了,他应该也恐惧唐山人鬼魂的报复。
父亲微微地嘟囔了一句,“装神弄鬼。”
我扭头看着父亲,父亲的眼神中满是鄙视。
“村长,你要用上好的棺材下葬此人,不能以草席草草了事。”
“好。”村长点头同意。
“而且墓室内部要用石头圈砌,要留下一部分空间。”
村长犹豫了,我们村里有过有人去世,下葬时都是先挖好坟墓,再将棺材放进去,最后添上土,根本没有麻烦到堆砌墓室的程序,况且,石头也是一个麻烦,当时村子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大牛车,石头要从很远的地方才能运来,等到石头运回来之后,恐怕唐山人都腐烂了。
余婆婆看出了村长的难处,她笑呵呵地说道:“村长,恰巧我家盖新房的时候,留下了一些石头,你可以从我家买走。”
余婆婆的行为就像是推销自己家中的存货,不像是真正为村长排忧解难。
“还有最后一样。”余婆婆又说:“此人需用宝玉镇魂,符咒封棺。”
村长犹豫着,“宝玉?”
余婆婆叹了口气,“没错。”
村长的眼神晃动了一会,他徘徊着步子,最终是从身上取出了一块玉石,“这是我叔叔去世前留给我的,余婆婆,您看合适吗?”
余婆婆笑着点头,“正合适,正合适。”
余婆婆将宝玉放进手心,然后将手伸进白布内,塞在了唐山人的胸上,余婆婆笑了:“这下就万无一失了,倘若是他的鬼魂还敢出来闹,我便在他出没的地方收了他。”
而正是余婆婆的这句话,为她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。
村长示意利开和袁德季将唐山人的尸体搬回家去,袁德季阴沉着脸,和颤抖的利开各抬着唐山人的一头,向家走去。
村长对大家招招手,“都散了,都散了吧。”
村民们开始往家中走去,父亲领着我,我听到村长接下来的话,“余婆婆,这半天,就要麻烦你写符念咒了。”
“好说,好说。”余婆婆的话中透着喜悦。
我转过头随便看了看,村长、利开,袁德季、余婆婆的背影越来越远,但还有一个人,仍然站在原地。
他握紧了拳头,目光紧紧地盯着唐山人的胸膛,头随着唐山人尸体的远去而移动。
他,就是邻村的二愣子。
父亲径直地朝家这个方向走来,他的行为让我颇感失望。
唐山人之前没有讲出真相,我想我能理解原因,他毕竟是外地人,一旦惹恼了利小顺,利小顺会接二连三的报复,但父亲不同,父亲在村子里颇有地位,对于利小顺,他根本没什么顾虑。
利小顺看到人群没有反响,他继续问:“你偷了我家的鸡,对吧?”
唐山人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
“这是第几只?”
“第一。”
利小顺突然狠狠地扇了唐山人一个耳光,“你他妈撒谎。”
接着,利小顺示意利开和袁德季将唐山人绑在树上,“现在是七月,七月流火,不说实话,你就等着被晒死吧。”
“不是我。”唐山人说道。
利小顺转身狠狠地踹了唐山人一脚,“你他妈的。”
唐山人开始干呕起来,含着血丝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了出来。
利小顺转身面对着村民,趾高气昂。“都听着啊,谁要是把他放了,就是和我作对。大家是知道我的,我他妈是怕事的人吗?”
随后,利小顺带着利开、袁德季高傲地离开了。
村民果然散了,没有人解下可怜唐山人身上的束缚,这就像现代人不肯扶起摔在地上的老人一样,是世事所驱的悲凉。
夜里的繁星,总是透过我家的窗户,映在我的眼前。我将手从被窝中拿出来,一个一个地数着。数了一会,我不禁想起了唐山人,他会做什么?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数着星星?亦或是垂头丧气,自怨自艾?
母亲在父亲的耳边唠叨着,“当家的,你当时咋不说句公道话?”
“睡觉。”父亲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。
夜里,我做了一个古怪的梦,我梦见自己竟然像唐山人一样,被绑在大树上。但周围空白一片,并没有稻田,小草。正当我诧异的时候,身上的绳子竟然变成了一条白色的蟒蛇,我吓得一动都不敢动。蟒蛇像螺旋一样慢慢地向上爬,它紧紧地缠绕在我的脖子上,我感觉自己即将窒息,而这时,蟒蛇张开了血盆大口,奔着我的面目而来······。
我醒了过来,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。天已经蒙蒙亮了,我透过窗户,看着唐山人,他低着头,不知道是睡着了,还是在俯视地面上卑微的生命。
还是平静的一天,早晨,父亲母亲很早便下地干活,家里又只剩下我们兄妹三人。
唐山人依旧被绑在那颗树上,他眼神中没有任何神气,就像即将行刑的犯人一样,无可奈何。
我臆想着自己拿起家中的菜刀,砍断绑着唐山人身上的绳索,让利小顺这样的恶霸愤怒地红着脸,然后自己开心的场景。但我终究是没有那个胆量,一旦我那样做,就是和两个令我恐惧的人为敌,利小顺、父亲。
可怜的唐山人,偶尔会发出一声喊叫,“娘等着我做饭,快放开我。”
可是,周遭的人不过是停下手中的活,直起腰来看看他,虽然大家的脸上没有嘲笑,但满面冷漠,也颇让人心寒。
只是停顿着一会,村民们便再度弯下腰去,继续工作。
太阳就像残暴的君主一样,“榨取”它统治的百姓,炙热的空气中,连微微摇动的风都夹杂着热流,就像爆炸时喷出的火焰一样。
绑在杨树上的唐山人,仿佛要融化了一样,汗珠一滴接着一滴地留下来,他时而仰头朝天,时而看看自己的那双破旧肮脏的布鞋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姑太姥爷今天没来,大概是家里来了亲戚,或者有些忙不开的事,我和弟弟妹妹无聊地坐在屋子里。
妹妹萧黎汐跑回到我的身边,很娇羞地叫了一声,“哥。”
我扭头看了她一眼,“想出外头(东北话,上厕所的意思)?”
妹妹摇摇头,她用稚嫩的声音,天真无邪地说道:“哥,外面那个人渴了吧,你去给他送点水呗。”
我顿时一愣,随即呆呆地望着妹妹。
妹妹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,透出一种哀求的意思。
我心里很矛盾,一方面我怕被利小顺看见,他会为难我,甚至打我。另一方面,一直在烈日下,唐山人真的会死。
未被世间纷杂利害所迷惑的是孩子心中最本真的善良。最后,我终于下定了决心,拿起了瓢。
“哥,爸会揍你的。”弟弟萧黎泊提醒着我。
我没回答,而是胆战心惊地走到了唐山人的身边,唐山人看着我,低低地说了一句,“我认识你。”
我将瓢端到了他的嘴边,他弯下头,使劲地吸允着,就像是新生儿吸允着乳汁一样。
接着唐山人仰起头,将水咽入腹中,他大概是过于匆忙了,继而便咳嗽了起来,我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,“你没事吧。”
他那张布满沧桑的脸上生硬地挤出来一个微笑。
“谢谢。”他说道。
我看任务完成,赶紧转身,准备迅速跑回家中。
唐山人忽然叫住我,“小哥,等等。”
我扭过头,“怎么了?”
唐山人有气无力,“哎,我娘病了,我本来想从偷鸡贼家偷只鸡,给我娘补充补充营养,却被逮个正着,我想让你去我家看看我娘,她要是渴了,也给她送点水,要是饿了,园子里有黄瓜,给我娘摘几根。”
“哦。”我回答。
而在这时,我的身后不远处忽然一声怒骂:“你他妈的。”
我扭过头,是利小顺,那一瞬间,我感觉自己的腿有些软。利小顺朝着我这个方向跑来,我扔下了瓢,慌忙地向着和家相反的方向跑去。
所幸利小顺没有追来,我气喘吁吁停下脚步,现在回家一定会被堵截,我想着唐山人的嘱托,便奔着村南头的那间破草屋走去。
草屋前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蔬菜,蔬菜地里没有多余的杂草,而且栅栏井然有序,看来唐山人并不是一个邋遢的家伙。
我走进唐山人的屋子里,这只是个两间房,一间作为卧室,一间作为厨房。厨房应该漏雨,散发的潮气让人作呕。
黑黑的空间,让我不禁感觉恐惧,姑太姥爷口中曾经提及的鬼怪人物再次闪现在我的脑海中。有时候想象力丰富未必是件好事,至少对于我来讲,它是胆怯的根源。
我高喊了一声,“有人吗?”屋子里没有回答。
我继续心惊胆战地向深处走去,走到卧室的门前,轻轻推动了那扇黑色的门。
“兹。”
刺耳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里,我在屋子里四处张望着。
炕对面的那道墙,已经崩裂了,透过大口子,甚至能看到外面的蓝天。墙身向内倾斜,角度很大,给人种感觉,只要轻轻一碰,就会倒塌。
其他的墙体已经开始掉土,斑驳的屋顶就像是久经战乱的城池,千疮百孔。
屋子里的光线很暗,但对于视力正常的我来讲,并不难于观察。可是,我环顾了一周,也没发现唐山人的母亲。
而在这时,一只苍老的手忽然拽在了我的腿上,继而从地面上传来的声音让我的心脏差点从嗓子里跳出来。
“谁呀?”
我缓缓低下头,看到唐山人的母亲趴在了地上。
唐山人母亲蓬乱的头发遮住了她的大部分脸,看模样阴森恐怖,我很想跑开,但是已经承诺了唐山人,不能背弃誓言。
我蹲下身子,看着唐山人的母亲,“你要干嘛去?”
“我要去找我儿子。”唐山人的母亲用沙哑的声音微弱地说道。
我扶着她的一只胳膊,但是她有些重,我无力将她抬回炕上。
我思考了一下,便迅速地跑了出去,不远处即是稻田,里面忙碌的妇人我认识,她丈夫叫李纲,是我家的邻居。妇人和我母亲关系好,我叫了她一声。
“李婶。”
李婶抬起头,有些诧异地看着我,“黎涛,你怎么在这?”
我对着她招手,示意她过来,她犹豫着朝着我这边走来。
到了我身边,李婶子忙弯腰叮嘱我,“你咋跑这来了,不好好看家,被你爸知道了,他会打烂你的屁股。”
“李婶,屋子里的老太太从炕上摔了下来,你去看看吧。”
“真的?”
“嗯。”
李婶人好心善,她听我这样说,就脱掉了满是泥巴的尼龙手套,快步地走近屋子里。我跟在她的身后,在门口的时候,我又犹豫了,那恐怖的屋子可能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梦魇,我迈进了一只脚,又迅速地收回来。最后,我终究是没有走进那间屋子,而是悻悻地往家中赶去。
利小顺已经不在唐山人的身边,唐山人的嘴角渗出了血,应该是在我逃跑后,他又被利小顺等人给揍了一顿。
唐山人勉强睁开乌青乌青的眼睛,看着我,“我娘好吗?”
我张开嘴,刚想告诉他他娘摔在了地上,但转念一想,这会让他更加焦虑,所以我最后点点头,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。
唐山人感觉心安,他缓缓呼出一口气,“小哥,真是太谢谢你了。我以后会尽力报答你的。”
我哦了一声,捡起之前掉落的瓢,而后有些失魂落魄地向家里走去。
因为我知道,一旦父亲回来,我“难逃一劫”。
家里面的门开着,这让我顿时紧张起来,不会是利小顺看我给唐山人送水,进而到我家闹了吧。
我慌慌张张地赶往家中,但首映眼帘的是一张熟悉的笑脸。
最新评论